临武别样“夜故事”
2019-08-05 16:34:11          编辑:范鑫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328

      [来源:郴州日报]      2017-03-04 08:19:16

“夜故事”融合了本土特色祁剧、小调,群众看得津津有味。

□ 陈卫平 文/图

2月26日晚,临武县水东镇(原接龙乡)斗水坪村,锣鼓喧天,人山人海,热闹非凡。备受村民期待的民俗活动“夜故事”展演正在进行。

老戏骨为演员装备行当。

“仙女”的扮演者李丽娜是戏班最年轻的演员。

精彩的展演现场

上世纪90年代,“夜故事”戏班夜晚出征活跃在各村庄。

在这个距离县城39公里,全村750余户人家、3300余人的村庄,“夜故事”作为该村特有的传统民俗,已有240余年的历史,活动在每年元宵节后至农历二月初夜间进行。

演员走街串巷进行表演。

每个故事演完后,参与者齐声呐喊。

“夜故事”民俗来源可追溯到清朝中期,是当时人们渴望改变现状,祈福平安,将民间传说、神话故事、著名文学等压缩、改编而成,寄托了民众的美好愿望。在清朝中后期传入原接龙乡一带,与当地的戏曲小调融合在一起,形成了该村流传至今的“夜故事”。

“夜故事”戏班传承人。

斗水坪村的“夜故事”有别于其他地区的“装故事”“抬故事”“扎故事”。演员们白天忙着化妆彩排,夜间开始演出,一路的展演中将借助20余个铁笼火把和60余个竹筒火把进行照明,故又称“火故事”。其表现形式为“唱”“演”“白”相结合, 31个小故事之间相互联系组成一台完整的“大戏”,演员的动作、服装、唱腔、器乐等不失专业。“夜故事”活动范围一般在本村和邻近村子以及友好往来的乡村内演出,且不受舞台、场地的限制,采用轻装上阵、逛街串巷、走村跑乡,随处可走,随地可演,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。


责编:范鑫

要闻
时事要闻
主题报道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